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新闻 >

“大暑盖棉被,秋后叫花子”,大暑天气冷不好

更新日期:2021-07-24 15:30

北京时间7月22日22时26分将迎来“大暑”节气,这一天地面累积的热量最多,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

大暑节气的气候特征为“雨热同期”,日照强烈、雷阵雨频发,喜温作物进入了一年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在农村有很多根据大暑“热不热”来推断“年景”的谚语,比如“大暑盖棉被,秋后叫花子”,棉被怎么能和叫花子联系在一起呢?既然是谚语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农谚“大暑盖棉被,秋后叫花子”,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大暑这天很冷,晚上需要盖棉被才能入睡,那么秋天粮食的收成就会比较差,很多人吃不饱只能沦落为“叫花子”。

大暑时节,高温酷热、雨量充沛,是农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候,此时很多春播作物正处于抽穗、扬花、灌浆期。在此期间,只有充足的光照,农作物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大量的有机物,光照充足有利于营养物质运输与储存,从而促进果穗发育,如果没有充足的光照,喜温的农作物的生长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大暑”本应该是一年中气温最炎热的时候,如果说需要盖棉被,那么必然气温很低,这是一种异常的天气现象。大暑时节气温低,其主要原因就是副热带高压的势力弱,南北冷暖空气交汇,并且冷空气的势力比暖空气的势力强,从而引发持续的低温阴雨天气。这种又冷又湿的天气,农作物的生长速度会变得缓慢,一旦错过了最佳的生长期,农作物正常生长的积温必然不够,会造成农作物“贪青晚熟、籽粒不饱满”,最终使农作物严重减产。

注意:大暑期间湿热的天气非常有助于农作物生长,反之如果是低温阴雨天气,那么农作物就会错过最佳的生长时间,发育就会严重受到影响。随着立秋节气的到来,温度只能比三伏天凉爽,积温不足会使农作物生育期变长,等到了收获期粮食还没有发育成熟(前期生长缓慢),随着霜降的到来,农作物只能被迫结束生育过程,这样收获的粮食品质和产量都会大大降低。

有句谚语叫“大暑不暑,五谷不鼓”,意思就是说如果大暑不热(阳光少),那么粮食作物的籽粒就会不饱满,产量自然会降低。因此,大暑期间热是好事,它符合农作物生长的正常需求,如果大暑期间气温低,那么今年粮食的收成就会很差。

“大暑盖棉被,秋后叫花子”,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在古代农民拥有的土地是很少的,很多农民要给地主上税,即便是好年景,农民也仅仅能解决温饱,如果遇到农作物收成不好的年份,那么很多人只能饿肚子,一些人实在忍受不了饥饿,就只能上街乞讨,这也是我们老祖宗总结出来的经验。

还有句农谚叫“大暑凉飕飕,立冬笑死牛”,这句话本质是一个意思。大暑期间气温低,农作物生长就会迟缓,等到了立冬节气了农作物还没有发育成熟,这种贪青晚熟的农作物根本没有收成,只能把它收割了喂牲口,牛能获取的食物多了,自然会感到很高兴。

农民靠天吃饭,风调雨顺对农民很重要。为了避免农作物因低温出现“贪青晚熟”的现象,我们可以在温度适宜时尽量“早播”,从而为农作物争取足够长的生长期。

注意:大暑期间最佳的气候是“雨热同期”,连续的阴雨天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同样的连续出现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就会引发“伏旱”,对农作物的生长也十分不利,不管什么都要保持一个度。

总结,“不冷不热,收成不厚;该热不热,五谷不结;该冷不冷,难成年景”,大暑期间天气热对人可能会感到不舒服,但是对农作物的生长却非常有利,充足的阳光,配合潮湿的土壤,农作物的生长速度会达到最快,有利于粮食丰产丰收。农谚都是老祖宗在生产中的经验总结,虽然寥寥几句,却是对农业生产与天时气象关系的深度总结,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可以很好的指导我们进行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