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气象灾害悖议之二

更新日期:2019-11-13 15:21
明朝唐伯虎有诗云:“一年三百六十日,春夏秋冬各九十。冬寒夏热最难当,寒则如刀热如炙。” 这寒“刀”热“炙”的狰狞之势,让人好生畏惧。然而,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细细琢磨一下,在其“狰狞”背后,冬寒夏热还有“给力”于人类的一面。其实,道理很简单,这就是“祸兮福之所倚”。于此,借用老子的祸福观,对其“狰狞”悖议一番,期望成为制定趋利避害对策的一个依据。
  高温:大汗淋漓才有收获
  炎炎夏日,暑气袭人。现代人常常用“桑拿天”来形容自己在三伏天里挥汗如雨,热不可耐的情景。我国古代,除了南宋·戴复古《大热》诗中的“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还有如“ 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红炉中”等,都是形容夏天的酷热。那滚滚热浪,直叫“空中鸟雀命将休”,“水底鱼龙鳞角脱”,“便是铁人须汗落”。期盼“一夕金风起,为我扫除天下热”。
  其实,高温夏热并非一无是处,细细想来,其功劳值得人们敬佩。
  “百谷秋”缘于“暑中结” 南宋·戴复古《大热》诗中还有这样的话:“君看百谷秋,亦是暑中结。”诗中的“百谷秋”和“暑中结”把夏热的作用说得再清楚不过了。人们用“春华秋实”来形容事物的因果关系。其实,夹在春季和秋季之间的夏季,体现着一种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特征。这个衔接春与秋的夏季三个月,时间虽然不长,可使命十分繁重,凭着夏的热烈和勤奋,在暑气的蒸腾下,才使春的希望变成秋的现实,春华化为秋实。正是跟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升高,作物才长大的。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不热不长,不热不大。农谚“三伏要热,五谷才结”就是这个意思。以水稻为例,其生长发育迅速而良好的最佳适宜温度为30~32℃,这不正好就在夏季嘛!20℃为水稻安全抽穗、开花的下限温度,若低于20℃,水稻抽穗和灌浆速度显著变慢,从而造成减产,这就是农业上所谓的夏季冷害现象。2009年6月1日至7月20日,黑龙江省平均气温为18.2℃,比常年同期偏低1.6℃,为1984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值,水稻生育进程比常年同期偏晚约一周,延迟型冷害特征明显。再如农业气象中的“伏桃”一词就是指在伏天里形成的棉桃,由于这期间天气晴好,高温少雨,则结桃大,吐絮早,品质好,因此,多结“伏桃”是确保棉花丰产的一个关键问题。
  “冬病夏治”缘于夏阳旺盛 对于人们来说,大家熟知的“冬病夏治”,就是指对一些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在阳气旺盛的夏天病情有所缓解之时,不失时机地补益正气,比如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就可以扶正祛邪,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以预防其在冬季复发或减轻发作症状的一种方法。实际上,它是利用夏季,特别是三伏天的气候特点,通过中医“春夏养阳”的理念,来达到提前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特别是慢性病的目的。“冬病夏治”,一是针对寒邪,二是针对体质虚寒。“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这是古时中医养生的一个场景,讲的就是对于身体虚弱者来说,三伏天针灸、拔罐能起到与冬天吃补品一样的效果。
  珍惜并颂扬那炎炎暑热 不难看出,夏热是很可贵的。有农谚曰:“春争日,夏争时。”有人还这样形容四时八节的农事活动:春日载阳,耕耘播种,忙中似乎总带几分悠然;秋收遍地金谷,节奏似如牧歌般舒缓;唯有夏管,才真如西班牙舞般飞旋。这就难怪我国民间很早就把夏季6个节气排得满满的:立夏播秧,小满栽禾,芒种补种,夏至种瓜,小暑打谷,大暑收禾。这是因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如果没有夏热期间的努力,哪能有这样的结果呢?
  在夏的暖流中,树草青翠欲滴,田里庄稼抽穗,鸟声蝉鸣迭起。当您在湖边或塘边看那遍布水面的荷叶荷花时,朗诵杨万里那首脍炙人口的赞荷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想来您不会责难夏热带给您的苦夏吧!恐怕您也会油然生起对夏热的好感来。倘若您有兴致的话,再看一看那天上的云,夏云如山峦、如宝塔、如古堡,层叠嵯峨,不像春云那样平淡轻柔,似有似无;如果有机会再感受一下那从天而降的夏雨,它骤然而来,戛然而止,或倾盆大雨,或夹杂冰雹电闪雷鸣,来得如此粗犷、豪爽,不像秋雨缠绵,乱人心扉……面对由夏热形成的独特的天气景观,恐怕您也会心血来潮,为夏热试歌一曲吧!
  总而言之,夏天不像春之温暖,秋之凉爽,关键就是那个“热” 字,正是它的热烈,它的勃发,才有“春华秋实”的结果,您就会深刻体会南宋·戴复古《大热》诗中“万物此陶熔,人何怨炎热”的真正内涵了。
  低温:严寒孕育勃勃生机
  数九寒冬,呼啸北风,冰天雪地,天地间一片阴冷萧条,树木凋零,感冒增多,老病复发……冬天的寒魔确实好厉害啊。因此,是否有人会想,要是没有寒潮,那该多好啊!事实上,寒冷也有有利于人类的一面。
  寒冷是有价值的农业资源 我国各地描述寒冷有利的俗语不在少数,比如为大家熟知的“瑞雪兆丰年”,再如“三九不冷夏不收”(豫、陕);“该冷不冷,不成年景”(吉、鲁、陕);“该冷不冷,不得吃饼”(贵);“该冷不冷,地生虫”(晋);“九里的雪,请来的客”(甘);“三九天寒寒风吹,来年雨水好收成”(藏);“三九四九天气冷,明年必定好收成”(皖)……这些为民间百姓流传下来的谚语,说明了没有冬天的雪是不行的,没有冬天的风是不行的,没有冬天的冷是不行的。从科学角度来解释的话,这就是寒潮南下造成的低温,使我国南方接近热带地区的冬小麦,能够顺利通过春化阶段,正常开花结果;由于剧烈降温,使一些害虫和病菌不能得以过冬;寒潮带来的积雪,能保护雪下的作物安全过冬,开春后雪融化还可以减轻旱情,因此,冬季的寒冷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农业资源。
  寒冷激发潜能壮身体 就冬季寒冷是农业资源的观点,不妨引申到人的身上,可以认为,冬天是人们“力量与希望的蓄积”、“静静思考与反省”、“开启心智与激发潜能”的不错时段。俗话说得好:“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个“冬练三九”,实际上,就是利用寒冷的“刺激”来激发潜能,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冬日可爱”在于其中有春 茅盾先生在《冬天》一文中说自己是这样理性认识冬天的:“我知道冬毕竟是冬,摧残了许多嫩芽,在地面上造成恐怖;我又知道冬只不过是冬,北风和霜雪虽然凶猛,终不能永远地不过去。相反地,冬天的寒冷愈甚,就是冬的命运快要告终,春已在叩门。”英国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也有类似的、而且多年来被人们广为引用的诗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其实,个中道理很简单,这是因为“冬中有春”啊!严寒孕育着勃勃生机啊!按照一年四季轮回的自然规律,也是如此的。正如茅盾先生在《冬天》的最后写到的:“春要来到的时候,一定先有冬。”正是:“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霜冻:给霜申冤还一世清白
  千百年来,人们常说“霜打万顷枯”,对霜冠以“杀霜”之恶名。《红楼梦》中一首名叫《葬花吟》的诗,竟然把霜比喻为伤人的“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这“杀霜”之恶名使霜蒙受了不白之冤。大自然赐予人类的霜,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是有好处的。
  霜能减轻作物冻害 从物理学中物态变化原理来看,霜不但危害不了作物,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作物的冻害。众所周知,水汽凝华时会放出潜热,1克0℃的水汽凝华成同温度的冰放出677卡热量。霜形成过程中释放出的热量,能减缓气温下降的速度,从而减轻作物冻害的程度。而且,在霜后的阳光照射下,霜消融时又要吸收大量的热量,这就间接地减缓气温回升的速度,使得作物细胞间冰块不至于融化过快而被大量蒸发掉,还有一部分融化的水分慢慢地被细胞吸收,从而有利于受冻的作物慢慢复苏过来。
  霜和霜冻虽形影相连,但不是一回事。由霜和霜冻的定义不难看出,霜不过是冻(即低温)的一种表象,真正杀死作物的凶手是形成霜的低温。
  霜使蔬菜变甜易藏 有农谚云,“霜打蔬菜分外甜”,这是由于容易形成霜的深秋降温,导致植物光合作用减弱,有机酸的合成得到抑制,从而使植物体内一部分有机酸被逐渐消耗,另一部分则转变成了糖和芳香酯,加上其他的生化反应,使蔬菜以及秋果涩去甜来,味道变得清甜可口。1500多年前的《齐民要术》中就有这样的话,“芸苔足霜乃收,不足霜即涩”;还记有“收瓜欲饱霜,霜不饱则烂”,说明了我国劳动人民在很早以前就知道一些耐寒蔬菜需经霜而不涩,经霜而易贮这一事实。
  霜使深秋景色绚丽 秋霜是深秋季节最突出的一种天气现象。霜点缀秋色,给人类描绘出一个流金世界。元代王实甫的“晓来谁染枫林醉”名句中的一个“醉”字,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枫叶的颜色和魅力;而唐代诗人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更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灿若红霞的山野秋景图。
  那么,究竟是“谁染枫林醉”的呢?原来,在植物的叶片里含有多种天然色素,如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等,前三种色素分别呈绿色、黄色和橙色,而花青素是一种“变色龙”,它在中性液中为紫色,在碱性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液中呈红色。春夏季节,气温较高,水分充足,植物生长旺盛,叶绿素形成多且颜色浓,其他色素处于次要地位,故春夏的原野,总是绿树成荫,苍翠欲滴。而到天高云淡、秋风萧瑟之时,气温逐渐降低,光照减弱,叶绿素生长受到抑制甚至被破坏,叶黄素与胡萝卜素渐居主要地位,使叶片呈现黄色。时至深秋,气温更低,降水更少,植物体内糖分逐渐增多,对花青素的形成与积累十分有利。而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枫、橡、柿树等叶片细胞液呈酸性,使大量的花青素呈现鲜红的颜色。随着气温降低,糖分积累愈多,细胞液愈浓,花青素形成也愈多,叶片颜色愈红,直到从枝头飘落。
  气候变化:人类诞生和进步的原动力
  翻开历史长卷,就会发现,在那气温骤降的冰河期到来的时候,庞然大物恐龙倒下了,而一类古猿却挺住了,通过自身的努力,“升华”成了人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由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炎热到寒冷的转变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
  现代气候异常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同样迫使人类为了更好的生存,不得不在减缓和适应方面积极支招,也就带来了人类的进步。(作者:汪勤模 孙 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