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扒一扒高温天儿里的逸闻趣事

更新日期:2019-12-16 16:11
 从古至今,多个时代的人们都经历过极端高温天气,不同时期的高温热浪又有怎样的影响?
 
  历史篇
 
  北宋:天气炎热 一杯水卖十钱
 
  历史记载,从隋唐到北宋初年,夏季极端高温天气就较多。
 
  这样的极端高温天气在北宋较多,“六月,大热,民有渴死者”;四月丁卯“隆暑”,六月壬午“人多渴死”。
 
  在公元1400年以前,高温热浪天气涉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发生于南宋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今河南、安徽、江苏、湖南等省份均遭受热灾。
 
  《宋史·五行志二》上有这样的记载:“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燠”的本意是温暖,史书上称“大燠”,则是“太热了”。因为对水的需求过于旺盛,“行都斛水百钱,江淮杯水数十钱”。放在眼下,这一杯水能值10元人民币,那时老百姓收入低,哪能喝得起“贵如油”的水?以致渴死许多人。
 
  苏轼:旅途劳顿暑热去世
 
  苏轼是宋代耳熟能详的文学家。很多人或许并不知道,这位大文豪竟然是因暑热而死。
 
  据史料记载,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北宋朝廷因掌握实权的高太后去世而风起云涌,各派势力权斗激烈,最后旧党大臣们失势,苏轼被新党大臣贬往宁远军(今广西容县一带),不久又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又隔了几年,他被再贬至更远的海南岛。
 
  当时的海南尚未开发,道途偏远,湿热异常。在外放的数年间,苏轼以苦为乐,努力适应艰苦生活。后来逢宋徽宗上台,徽宗皇帝爱苏轼之才,加之正赶上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的朝廷大赦,于是特别恩准苏轼北归。但是此时的苏轼年事已高,多年的发配也让他的身体素质极坏,尤其正赶上夏季高温,终因旅途劳顿中暑,慌作一团的家人没有采取什么有效的抢救措施,致使苏轼在这年7月28日的暑热中去世。
 
  现代篇
 
  法国7.8米蛋糕塔展出一天融化
 
  2010年7月1日,在法国巴黎,一个7.8米高的蛋糕塔被推到户外展出。制作方准备向吉尼斯世界纪录提出申请,创造世界最大蛋糕的纪录。蛋糕原本预计在户外展出4天,但是没有想到,在巴黎30多摄氏度高温热浪的炙烤下,蛋糕仅展出1天就开始变软融化,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摇摇欲坠的比萨斜塔。制作团队在无奈之下,于7月2日主动将蛋糕塔拆除。
 
  高温“炒热”相关股票行情
 
  2014年5月29日,北京市预警中心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29日下午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将达40℃,部分超过42℃。这种高温极热天气,给啤酒、白色家电、电力和医药生物等行业带来短期交易机会。
 
  据一项德国研究显示,啤酒销售量与持续高温天气呈现0.96的高度正相关,我国啤酒销售量的历史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国内啤酒产销量在2004年和2011年都出现过阶段性的较高增速,而在同期国内出现了明显的高温持续天气。以重庆啤酒为例,在2004年至2012年的9年间,重庆啤酒2004年和2011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排名第一和第四。
 
  世界杯上首现“喝水时间”
 
  2014年6月23日,巴西世界杯G组小组赛第二轮葡萄牙和美国的比赛,在玛瑙斯的亚马逊竞技场进行。比赛当日,温度达到32℃,湿度为88%。当比赛进行到39分钟时,裁判暂停了比赛,双方球员下场喝水并进行短暂休息。世界杯历史上首次出现“喝水时间”。这是因为极端高温(超过32℃)而出现的强制环节,每场比赛可在上下半场各出现一次,每次持续3分钟。
 
  “喝水时间”的温度警戒线是怎么确立的呢?在气温达到32℃、湿度达到60%时,室外活动运动的人就要适当补充水分、进行休息,否则将有可能患上热射病,这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同样在玛瑙斯进行的葡萄牙与美国的小组赛,球员拿着水瓶向脸上滋水的画面就形象地表明,在高温的情况下光是站在赛场上就够受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