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天气漫谈 | 嘿,有火吗

更新日期:2019-12-05 21:25
 如果突然将你置于丛林深处,没有电器、没有火种。很快夜幕降临,林间风吹草动,不远处有猛兽低吼声。你又冷又怕。你会做什么?什么……钻木取火吗?可是你知道钻木取火的步骤吗?好吧,让我们像《荒岛求(余)生》里的汤姆·汉克斯一样,尝试着学习原始人的智慧。
      首先我们要找到合适的木材做钻板,干燥的白杨、柳树都会是不错的选择,之后要找较硬的树枝做钻头。用钻头把钻板边缘钻出倒“V”形的小槽。钻板下还需放入易燃的枯树叶,然后用双手用力钻动,直到钻出火来为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估计你的小手搓的通红了,也没有见着火星。此时你一定会感叹原始人真不容易。刚刚介绍的是古典式钻木取火法。经过几千年的演化,钻木取火的方法还有双人经典钻木法,简易刨子取火法、弓弦钻木法等方式。

 

      火的发现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从此人类体质增强,智力提升;火还促进了农业社会的发展,因为毕竟铜和铁的使用、陶器的发明都离不开火;火还可帮助人类在黑夜里驱赶虫蛇野兽,这大大提高了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但 “请”火不易,“送”火也同样不易。因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87年震惊中外的“5.6”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毁林面积大、伤亡多、损失重,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多元,火场总面积1.7万平方千米,由5万多军、警、民经过28个昼夜的奋力扑救才彻底扑灭,这就是八十年代令很多人至今难忘的“冬天里的一把火”。
      作为陆生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和草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森林与草原面临的诸多灾害中,火灾对森林草原资源的危害越来越大。火灾不仅烧毁森林草原,而且还会降低森林草原的更新能力,引起土壤贫瘠并破坏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导致环境破坏,造成大气污染。

 

      为了将火置于可控范围内,我们根据气象条件、可燃物状况、火源条件、地形等变化规律,对森林草原火灾的发生发展及其危害程度进行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对于西藏地区来说,漫长的冬春两季防火形势都是严峻的。你会看到《天气预报》节目里,未来24小时里各大林区的火险等级指数常常达到3-4级,为“较高”或者“高度危险”,如果达到了5级,那就是“极高”的程度了。因此如果您驾车在野外,出来透透气,当有人问你“嘿,有火吗?”你该做很多联想,这一点也不过份。你要看见地表干枯的杂草、细枝、落叶、树皮都是燃点低、燃烧速度快的危险可燃物;此外如泥炭、腐殖质等物质虽然不易燃烧,但是一旦被点燃,就容易复燃。影响火的气象因子主要有气温、湿度、降水、连旱日数、积雪、风以及雷电活动等等。这些因子综合影响森林和草原内的枯枝落叶、采伐残物、草类、灌木等植被的干湿程度,从而决定其易燃性。一般来说,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时最容易发生火灾,主要是由于此时气温最高、相对湿度较小、可燃物增多的缘故。
       我们对火的认知,不止是在具象的利用控制上,还表现在抽象的象征意义上。火象征着温暖、光明、力量以及毁灭。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里特提出了这一神秘晦涩的理论:世界万物的本源是“火”,万物都是从火种产生,也复归于火。宇宙的过去、现在、将来是一团永恒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灭,一切皆流、无物常驻。这一理论说明,火是一直运动着的,火还会带着别的事物一起运动,并且这种运动不可逆。赫拉克里特还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那么按照这个理论来说,火也应该是一样的,同样的火不能燃烧两次,和无常生命一样,熊熊烈火,一次就够够的了。

 

        “嘿,有火吗?”和赫拉克里特一样,我们需要谨慎对待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