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充分挖掘气候资源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更新日期:2019-12-05 18:25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门,农业生态种田的问题即列入了议事日程。气象又从何入手助力呢?
 
  基于农作物全部干物质产量,90%—95%以上都来自于光合作用,气象部门应该把充分挖掘、科学利用气候资源,提高气候生产力、光能利用率,作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新的生长点。然而,像江汉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变率大,尤其是一些气象灾害,既需要抗御,但更多的是顺应。早在20世纪80年代,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主持的省重点科技项目“平湖小区农业发展整体优化模式研究”,在试验示范区,与农民群众共同研发的像“小麦套西瓜间黄豆连晚稻”的四种作物套间连作、鱼鸭混养等生态立体农业优化模式,在其设计与优化配置上,就是根据生态经济学、农业气象学、作物栽培学等原理,按系统科学方法,合理配置。是以生物生产为主导,充分挖掘气候资源,力求使得土、水、肥、种等资源互为支撑。反映到最终的结果上,则是按照生态、时空、物能流转换、产业组链(网)序等多种规律,通过工程、生态、生物、农艺上的技术改造以及采用适应性措施,对不同喜厌光、喜冷暖、喜水旱等生态型作物(动物),各有偏好等差异的作物(动物)搭配,达到相容生物种群间相得益彰。也就是说,既发挥其生态功能,又发挥其立体增值效益。
 
  农业最大的挑战是气象灾害,又基于农业气象灾害的多发性(约占自然灾害的70%以上),尤其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使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灾害的不确定性与防御难度增大,其防灾减灾形势更趋严峻。对于农业气象防灾减灾问题,近些年来已更加引起了国家与公众的重视。但在防灾减灾中,人们对于农业气象灾害的“双重性”尚缺乏足够认识,以至于在灾害发生后,往往缺乏对其利弊的权重做客观分析,而且又只重视已发生灾害的抗御,而忽视可能产生的另一种倾向。像春季低温阴雨,在早稻播种育秧期间,若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0℃—12℃,极易造成烂秧死苗,亦会使小麦开花受阻。但是,倘若没有阴雨天气,塘堰稻田无水,早稻、棉花移栽就无法进行,而阴雨天气的降水量就是其有利的一面,那么在防渍涝的同时,要蓄水保水。
 
  对于农业气象灾害,我们要趋利避害,加以顺应防御。在目前短期内难以培育出抗逆性(即抗旱、涝、冷、热、病、虫)更强品种的情况下,较为有效的办法是趋利避害调整播种期,使之重要发育期,如水稻、玉米孕穗到抽穗扬花期躲避有害高(低)温或者卡脖子旱的危害时段。又基于水的导热率比空气大许多倍,加之水的液体、固体、气体“三态”相变,对于冷、热、湿、空气的调控作用,是因势利导防灾采用的绝好途径,而作物在水、肥管理上的农艺措施,对于生育期的促控,在传统农业上早已司空见惯。
 
  在江汉平原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到初夏,主要是对小麦油菜等越冬作物、棉花苗期,加强阴湿、渍、病害的防御,在清理“三沟”的同时,又应注意塘堰库湖蓄水保水。在初夏梅雨时节,排涝排渍防洪的同时,梅雨后期尤应蓄水保水,以备中稻中后期防御伏旱与晚稻移栽用水。而且水的热容量大,导热率强,适时适当深灌既可防中稻盛夏高温危害,又可防晚稻早“秋寒”(俗称寒露风)危害。在秋冬时节,秋收秋种的关键因子,又离不开一个“水”字,最为重要的是移栽油菜用水。到了晚秋还要杜绝打捞鱼类将塘水抽干的“竭泽而渔”现象。当然秋季连阴雨既不利于秋种,亦不利于棉花裂铃吐絮,还不利于秋收,开好“三沟”排渍,又不忘蓄水保水。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由于历史上的过度围湖造田,水面锐减,湖泊的调蓄功能随之锐减,来年春旱必成大虑。冬季主要是作物防冻安全越冬管理,除了对于春性与半冬性小麦、油菜的播种期,要切实把握,以免年前拔节、抽薹冻害外,依靠蓄水保水在霜冻前灌水防冻的作用也是昭然若揭。
 
  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问题是,在农业湿地,出现35℃以上高温干旱的时段,对于稻飞虱、纹枯病等却有抑制,这样就可借助于高温干旱“暴力”,杀灭作物害虫与病菌,以减少过多使用农药的污染;还应因天施用化肥、农药,像在强降水前切忌施用,以免降水径流携带扩散,导致面源污染。而在涝渍地,干旱可增加土壤通透性,光照的充足无疑又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在干旱年份涝渍地就不必抗旱反而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