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今夏高温不退 晚稻更应早防“早秋寒”

更新日期:2019-12-05 18:24
  今年7月中旬以来长江流域大部地区长期高温,截至9月初,一些地方还未明显“退烧”,最高气温仍在35℃以上,局部地区气温高达39~40℃。公众质疑,处暑节气都快过完了,这热还要持续多久?
 
  其实,人们常说的“物极必反”,天气变化也存在着“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不同年份、相似约束条件下,热的“量变”达到了某一最高点,就会走向它的反面转冷。今夏强大的副热带高压脊线,长期滞留在北纬30度以北地区,现才退至北纬30度附近,并将会继续减弱南退,这样北方冷空气就易南下影响长江中下游一带,与副热带高压北侧西南暖湿气流交锋,产生降水,致使这一带气温出现明显下降,从而炎热解除。
 
  以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为例,往年一些气温持续偏高的年份,9月上旬后期,日平均气温就易出现连续3天或以上低于22~20℃的低温,这对于现在大都采用杂交品种作双季晚稻的广大地区来讲,目前已进入孕穗期,恰在这低温时段进入抽穗杨花期,易引起授粉受精不良、结实率明显降低的冷害。
 
  为此农气专家建议,目前双季晚稻应加强水肥管理,并注意当地气象预报,在上述低温到来前夕注意田间灌6~10厘米的沟塘水,以利于保温防冷害。对于长得差的田块,可在尚未降水降温时傍晚之前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以增强植株抗逆性。同时,即使遭遇了低温冷害,在以后灌浆充实期,也不可放弃管理,因往往低温后常有一段“回暖”天气,只要在提高千粒重上下功夫,就可将低温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