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就地过年”的倡议提出后,“冷”了出行, “热”了“居家经济”。 春运已经启动一周多,但春运客流显著低于常年。“你看我本来买的是中午12:39到安徽芜湖的高铁,担心疫情原因提前一个多小时就到了火车站,现在已经安检完了,我刚才坐着没事看了一眼手机,竟然发现还有几班发车时间更近高铁,且都有票!”2月3日中午11点,记者在铁路南京南站的候车室见到了正在手机上办理改签业务的刘雷,最终他改签了11:39的高铁,“往年春运,我都必须在火车票发售的那一刻就开始抢票,今年可能确实出行人少,让我‘捡漏’提前一小时到家。” 记者在候车室看到,铁路南京南站的旅客大致与平时周末客流量相同,候车室还有很多空的座位,出行的旅客们几乎都戴着口罩,隔空就座。在南京汽车客运南站,十几个自助售票机前只有零散几位乘客在买票,安检进站也无需排队等待。 付骏,来自连云港灌云县,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刚刚取好汽车票,麻利地将一个牛仔双肩包和两个鼓鼓的蛇皮袋背在肩上。“以前春节前我都跟老家的工友一起走,今年春节他们工地正常施工,而且鼓励就地过年,但我工作的工地条件不允许,就一个人回家了。”仅说话的功夫,付骏的行李已安检完毕。 南京汽车客运南站运营部主任陈燕燕表示,南京南汽车客运站班车主要发往苏北、安徽方向以及苏南部分城市,“客流量与往年相比明显下降,省外的客流比往年要下降更多。春运首日客流发送量仅五千人次左右。” “今年春运受疫情影响,铁路运输发送旅客较往年有所下降。以往春运期间,南通每天旅客发送量保持在1.5万人次上下,今年春运旅客主要以短途客流为主,长途客流旅客发送量下降很多。”南通火车站党总支书记缪俊杰介绍,春运首日,南通站、南通西站发送旅客约7000余人。 省交通运输厅数据显示,2021年春运及春节期间,受国内疫情形势复杂、错峰放假、避峰开学、景区限量预约接待等因素影响,预计我省人口流动规模将显著低于常年。 “今年春运不同以往,它是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加速,我国本土疫情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形势下的一次春运。”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金凌说,预计2021年全省春运客运发送量8800万人次,在道路方面,预计发送量约5800万人次,比2019年同口径下降四成多,比2020年同口径增加约两成。预计全省高速公路日均出口流量将达到205至216万辆,同比增长80%至90%,较2019年基本持平。普通公路断面交通量同比2020年增长,较2019年同比下降 8%至10%左右。 和春运的“冷”相对比,就地过年,给“居家经济”打开新模式。
首先是线上购物的火爆。记者从南京市商务局了解到,“网上年货节”开幕后的一周时间里,各参与平台及企业累计完成销售额31.3亿元,让利达4.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