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交通 >

“十三五”期间东营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成就

更新日期:2021-04-11 20:51

  4月9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展望“十四五”全面深化改革专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圣国介绍了“十三五”期间东营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成就,以及“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十三五”期间东营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成就

 

“十三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交通强国、交通强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机遇,科学谋划,大力推进,实施了一大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大事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展。

 

(一)坚持项目优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构建。五年来,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元,是“十二五”的1.5倍,尤其是2020年,市委、市政府部署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总投资近600亿元的27个重点项目,全部达到进度要求,对内对外出行条件得到逐步改善,初步形成了陆海空铁管一体的立体交通体系。高水平编制完成《东营市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5年)》,并通过市政府批复实施,储备项目216个,总投资5608亿元,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交通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规划指引。

 

公路方面:济东高速、长深高速广饶至高青段、青州何官互通立交等一批项目建成投用,新改建、大中修国省道干线公路397.6公里,新建改造“四好农村路”1498公里,建设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974公里。境内现有荣乌高速、长深高速、济东高速和东营港疏港高速4条高速公路,G220(东营-深圳)、G340(东营港-子长)、G516(沾化-青州)3条国道,S227河辛线、S228黄临线、S309田高线、S315孤阳线、S316寿高线、S507东利线、S508田广线7条省道。截至2020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9359公里,比“十二五”末增加320公里。

 

铁路方面:黄大铁路、东营港疏港铁路建成投用,淄东铁路完成电气化改造。境内现有德大铁路(德州-大家洼)、黄大铁路(黄骅-大家洼)、曹寿铁路(曹王-寿光)、张东铁路(淄博张店-东营)、东营港疏港铁路5条铁路,总长354.12公里,比“十二五”末增加175.8公里。

 

港口方面:东营港区建成南防波堤工程,与北防波堤形成环抱式港池,10万吨级航道、4个10万吨级深水泊位、小清河复航工程加快建设;广利港区实现开港通航。目前,东营港共建成泊位63个,比“十二五”末增加12个,202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6021万吨,是“十二五”末的1.4倍。现在的东营港,已成为环渤海地区以石油化工货物运输为主,兼具滚装客货、集装箱等运输功能的重要特色港口。

 

民航方面:机场跑道由2800米延长至3600米,中国商飞试飞中心东营基地建成投用,C919国产大飞机转场东营试飞,在东营胜利机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在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ARJ21-700飞机上搭载测试成功。目前,胜利机场通航城市达到22座,每周计划执行230个航班,覆盖国内重要一线城市和主要节点城市。2019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88.05万人次,是“十二五”末的2.75倍。

 

管道方面: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油气管道里程1935公里,比“十二五”末增加1290公里,其中,原油管道里程840公里,通达全市18家炼厂,通达率86%,2020年实现管输原油3400万吨;成品油管道里程190公里,通达全市7家炼厂,通达率35%;天然气管道里程680公里,年供气量8亿方。

 

(二)积极向上争取,“三争”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争取政策方面:《东营港总体规划》通过省政府批复。我市从60多个城市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是山东省唯一入选的地市。

 

争取项目方面:天津至潍坊高铁列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规划纲要,淄东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分别列入《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近期建设项目和2021年开工项目清单。长深高速延伸线济南至高青高速项目列入山东省 “十三五”规划并开工建设,东营港10万吨级航道项目列入交通运输部“十三五”规划,东营港环抱港池内航道,广利港1万吨级航道和海河联运航道、中转码头项目列入交通运输部“十四五”水运发展规划。

 

争取资金方面:五年累计争取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无偿补助资金41.4亿元,是“十二五”的1.5倍;采用PPP、BOT、EPC等模式,撬动社会资本超过1000亿元,是“十二五”的2倍,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源头活水。

 

对外合作方面:与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12家央企国企建立合作关系,推动市政府与省港口集团、省机场集团、山东高速集团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借助央企国企、省属国有企业力量,合力推进我市重大交通项目建设。

 

(三)坚持以人为本,交通服务保障能力全面提高。开通东营至青州、临淄高铁快线,东营至济南特快列车,东营到遥墙机场定制客车,群众出行更加方便。道路客运班线通达省内各地市和全国15个省市,五年累计完成公路客运量2505万人次、公路货运量30295万吨。完成民航客运量293.6万人次,是“十二五”的3.1倍。五个县区在全省率先完成村级公路网示范县建设,三级以上县乡公路比例由“十二五”末的21%提高到56%,608个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全部实现“户户通”。

5年内,东营交通将有这些大变化

二、“十四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思路和目标

 

“十四五”时期,我市交通建设将迎来转型发展的突破期、赶超发展的机遇期,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定位,加快推动交通发展方式转变,共谋划实施重点交通项目118个,总投资2316亿元。力争到2025年,铁路运营里程达到510公里,其中高铁140公里;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其中新增高速公路120公里;跨黄河通道达到7座,新增4座;港口吞吐量突破1亿吨;民航客运量突破100万人次;管道输送能力突破5000万吨,实现全市人民盼望已久的高铁梦,市域内铁路四通八达,高速公路更加畅通,港口、机场成为国际转运枢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无缝衔接,形成“东西互济、南北贯通、陆海联动、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铁路方面:重点建设以东营站(现东营南站)为中心的“十”字型高铁网。

 

公路方面:构建以“两纵四横”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六纵九横一环多连”普通干线公路为补充的市域公路网。改善市域对外交通联通能力,统筹城市过境公路与城市道路的顺畅衔接;推进跨河通道建设,提升黄河两岸通行能力。

 

水运方面:重点推进东营港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形成以东营港区为核心,以广利港区为重要组成,以广饶港区、广北港区为辅助的港口体系,打造黄河流域重要出海口、省会经济圈主力港、长江以北重要的专业液体集装箱集散中心。

 

机场方面:优化东营胜利机场至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重要城市的航线航班。争取胜利机场口岸开放,逐步推动开通至日韩、中亚、西亚、俄罗斯、东南亚等国际航线,打造中转枢纽国际机场。

 

管线方面:推动成品油管线和化工品管线建设,实现炼化企业原油管线“厂厂通”。

 

物流方面:规划建设东营港、中心城区、鲁北铁路、广饶等4个综合物流园区,积极推动开通中欧、中亚班列,推进公铁海管多式联运。

5年内,东营交通将有这些大变化

问题1:“十四五”时期,我市在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方面有哪些打算?2021年有什么计划?

答: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今年作为“十四五”实施的开局之年。面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市委、市政府站在发展全局和历史的高度,前瞻性研究东营交通事业发展,围绕补齐交通短板、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组织编制了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油气管网发展规划、东营港调整总体规划等4个交通专项规划,并把规划落实到具体项目上,为交通事业大发展搭建起“四梁八柱”,提供了科学规划指引和项目支撑。

 

“十四五”期间,我们共谋划重点交通项目118个,总投资2316亿元。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实现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物流等六个方面的大突破,实现海、陆、空、铁、管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融合发展,综合立体交通网形成,初步建成东西互济、南北贯通、陆海联动、多式联运、公铁海河空管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具体来说,北上连通京津冀、雄安新区、东北地区,为承接非首都功能产业转移提供通道支撑;南下对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北部湾,融入国家沿海和京沪运输大通道;西进打通沿黄通道,连通兰州、西宁城市群、郑州、西安等国家中心城市、黄河流域“几”字弯都市圈,融入“一带一路”,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成黄河流域重要出海通道;东出融入胶东经济圈,与山东半岛城市协同发展,与日朝韩、东南亚等海运贸易交流得到进一步加强,东营港成为国际贸易港。

2021年,共实施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34个,包括铁路项目7个,公路项目8个,水运项目10个,机场项目3个,管线项目3个,物流园区项目3个,总投资1198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59亿元。目前,在建项目有11个,总投资246亿元;计划年内开工项目13个,总投资374亿元;推进前期项目10个,总投资578亿元。

 

问题2:高铁建设,市民非常关注。“十四五”期间,我市推进高铁建设的重点有哪些?将来我市市民如何通过高铁出行?2021年有什么计划?

答: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十四五”期间,东营高铁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尽快联入国家高铁网,实现东营人民的高铁梦。具体来说,国家层面,联入国家八纵高铁通道中的“沿海高铁”通道和“京沪辅助”通道;省内层面,融入省内北部沿海高铁通道、济青高铁通道和鲁南高铁通道。围绕这一目标,“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坚持“骨、线、站”一体谋划,构建“以高铁站为中心、十字型为骨干、发射线为网络”的高铁格局,解决市民的高铁出行问题。

 

(1)“骨”:就是建设“十字型”高铁骨架。通过津潍高铁、潍新高铁,向北直达北京,向南直达上海;通过潍烟高铁、济青高铁,向东经潍坊直达烟台、威海、青岛;通过德商高铁,向西经滨州、德州直达石家庄、太原等黄河中上游城市。

 

(2)“线”:就是依托“十字型”骨架,推动国家和省里规划建设10条发射线路,提高可达性、便利性。其中:

 

向南3条:一是东营-潍坊-新沂-淮安-扬州-南通-上海东部通道,这条通道新沂以北段正在开展前期手续办理,年内计划开工,新沂以南段已通车;二是东营-淄博-莱芜-临沂中部通道;三是东营-滨州-济南西部通道,这条通道在滨州通过济滨联络线(济滨城际)连入京沪辅助通道津潍高铁,同步建设。

 

向北2条:分别是东营-天津-北京东部通道、东营-天津滨海东(规划津雄高铁拟设站)-雄安西部通道。

 

向东2条:分别是东营-潍坊-昌邑-烟台-威海北部通道、东营-潍坊-青岛南部通道。

 

向西3条:一是东营-滨州-德州-石家庄-太原北部通道,该通道通过德商高铁连接现有京沪高铁;二是东营-淄博-泰安-聊城-邯郸-长治-侯马-韩城中部通道;三是东营-潍坊-临沂-菏泽-郑州-西安南部通道,这条通道在临沂通过潍坊至新沂(江苏)高铁连接鲁南高铁通道。

 

(3)“站”:就是高标准建设高铁站,考虑必须绕避东八路两侧和下游寿光境内不均匀沉降区,将原定于东城的高铁站选址调整到既有东营南站,将东营南站现有站房整体平移,新建高架车站,站房规模6万平米,接入津潍高铁、淄东城际、德龙烟铁路、市域铁路和客运、公交、出租车停靠点,打通多条南北东西城市道路,打造“零换乘”的现代综合客运枢纽,提升市民出行效率;在东城规划建设东营东站,解决东城居民就近乘火车出行问题;改造建设东营西站(现东营站)。形成“一主两辅”车站布局。

 

2021年重点开展两项工作:

一是推动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天津至潍坊段年内开工,“十四五”实现通车运营。该项目已列入国家印发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国家十四五规划、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从空间布局规划到实施规划均有支撑和实施依据。已实质性开始了前期手续办理和设计审核。去年,我市在沿线地市中率先完成可研立项前所有手续办理、协议签订工作,得到省里通报表扬。该项目正在河北、天津和山东3省政府报送国家审批。国家审批立项前的评估和行业审查均先期完成,压茬开展初步设计,争取先期开工的公铁两用大桥洪评报告也已完成。目前,重点围绕推进解决河北段审批方面的问题,我们及时掌握情况,多次向省、国家有关部门汇报,争取省领导加强兄弟省市政府间沟通对接,全力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争取项目今年尽快立项后尽早开工建设。

 

二是推进规划建设东营至淄博城际铁路。今年工作重点是,争取推动省级层面启动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同时争取列入国家批准的相关规划,提前开展建设方案研究,全力推动尽早开工,在“十四五”末实现通车运营。这两个项目建成后,东营将全面融入国家和我省高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