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交通 >

铁路600公里营运里程打通大通道

更新日期:2020-03-27 14:44

交通是一座城市的血脉,承载着人们的出行,带动着一个区域的发展,更诠释着一个城市的发展维度!

3月26日上午,烟台蓬莱国际机场二期工程拉开大幕,文莱高速将于10月份竣工通车,潍烟高铁10月份开工,城市轨道交通今年启动建设1号线……

海空两港带动,公铁双网支撑。国省道、高速公路、城际铁路、铁路轮渡、空港、航运,多元化的交通方式构筑起烟台立体的交通体系——上飞云天、下可劈波、衢通八方。烟台各种运输方式已进入结构优化、网络衔接和运输一体化集约发展的新阶段,初步奠定了烟台沟通山东、辽东半岛以及东北、华东两大区域,面向日韩,辐射内地,连接东部沿海产业带的交通枢纽地位。

铁路

600公里营运里程打通大通道

今年78岁的退休老人宋波是一位老供销社人,在上世纪他去外地跑业务时,坐的最多的就是火车,他的感受是烟台的火车越跑越快。建成于1956年的蓝烟铁路是烟台第一条铁路,设计时速100公里;再后来的大莱龙铁路设计时速120公里;2016年11月全线开通的青荣城际铁路设计时速250公里;如今,正在推进的潍烟高铁和莱荣高铁项目,设计时速为350公里。“三四年后,我就可以坐上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出去旅游啦!”对于烟台铁路的“加速度”发展,宋波老人充满自豪。

“烟台自1956年建成蓝烟铁路,经历了50多年仅有一条铁路的历史,且客货共线、速度慢、牵引质量低。烟台位于胶东末端,区位处于劣势,铁路要发展必须奋起直追!”市交通运输局铁路机场科科长梁延勋对记者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青荣城际铁路2010年10月开工建设,前期工作只用了1年,创造了烟台交通建设历史上的奇迹。烟台铁路的发展不仅体现在速度上,更体现在覆盖面上,潍烟高铁和莱荣高铁修好后,除长岛外,烟台其他县市区将实现全部通高铁,百姓出行更加方便。”

记者了解到,烟台市境内已投入运营的有蓝烟铁路、大莱龙铁路、中铁渤海轮渡、青荣城际铁路、龙烟铁路5条主要铁路和桃威地方铁路,全市境内铁路营业里程约600公里。

在建的有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正在推进前期工作的有潍烟高铁、莱荣高铁两个项目,已列入省规划的有即墨至海阳、莱州至平度、栖霞至福山3个市域铁路项目。

潍烟高铁,总投资465亿元,设计时速350公里,获批纳入国家干线铁路网,目前开工准备就绪,今年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填补烟台市北部6个县市区300多万常驻人口的高铁空白,可以3个小时直达北京。

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总投资45亿元,设计时速160公里,目前全线铺开,今年竣工后将解决德龙烟铁路“卡脖子”问题,打通山东半岛北部铁路货运大动脉。

莱荣铁路,总投资285亿元,设计时速350公里,目前烟台境内已完成优化研究,正在加快推进用地预审、规划选址等前期工作,争取今年开工建设。

潍莱高铁,总投资161亿元,设计时速350公里,目前进展顺利,争取今年底建成通车,建成后我们可以2个小时到达济南。

同时,城市轨道交通也在高标规划、加快推进当中,今年启动建设1号线,完成立项、融资、设计等各项工作,开启烟台的地铁时代,建成后将突破因主城区狭长带状布局带来的交通制约,更好地衔接起机场、汽车站、火车站等交通枢纽,有力促进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

计划到2030年,烟台将形成“四纵四横七支”的铁路网布局,实现市市通高铁,4个核心港区全部实现铁路疏港,烟台融入山东省各市间3小时城际圈、京津冀4小时出行圈和长三角6小时出行圈。

直挂云帆济沧海大道通衢百业兴 烟台打造立体交通大格局

公路

近两万公里公路网打通微循环

3月25日上午,在我市“三重项目”文登至莱阳高速公路烟台段海阳路桥施工现场、在徐家店镇北京市政制梁场、在海阳发城互通桥面系施工和发城收费站场地平整现场,400多名工人正挥汗如雨,他们正为了文莱高速10月份的通车而奋战。文莱高速是山东省“九纵五横一环七射多连”中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为烟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条快速便捷的大通道。

“届时,烟台的高速公路里程将由607公里提升为670公里,在全省位列第三。”在文莱高速施工现场进行督导的市交通运输局公路科科长钟铭告诉记者,截至2019年底,烟台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9682.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07公里。实现了市市通高速、镇镇通二级路、村村通油路,形成了以沈海、荣乌、威青、烟海高速和国道204、206、309等高等级公路为主框架,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现代化公路网。

40年弹指一挥间,市公路勘察设计院刘克军副院长见证了烟台公路的发展历程,几个重要节点清晰地印在他的脑海里。

1980年前烟台的农村公路全部是土路。

1981年10月在牟乳公路牟平城南处铺筑水泥混凝土高级路面,为烟台地区公路建设首次使用水泥混凝土铺筑的试验路面。

1998年9月29日,烟台绕城高速公路(轸格庄—八角)全线建成通车,该路与9条国省道连接,为烟台市首条高速公路。

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烟台公路建设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先后建成沈海高速、荣乌高速、威青高速、烟蓬公路、一系列疏港高速、烟海高速等高等级公路,实现了市市通高速。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放在什么时候都不过时,去年烟台交通基础设施完成投资55.3亿元,其中公路占了31.7亿元。

记者从3月26日召开的全市公路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全市公路计划实施国省干线公路重点项目共计10个,其中高速公路项目1个,续建项目4个,新建及养护大中修项目5个,省道306海莱线海阳栖霞界至栖霞杨础改建工程、国道206威汕线龙青路口至招远莱州界大中修工程力争年内完工通车。G517长莱线蓬莱境内大中修工程、S307小莱线莱州境内大中修工程等4个公路重点项目将加快建设步伐。

全面完成“四好农村路”三年建设任务,今年计划改造建设农村公路1390公里,建成客运站点1004个,完成4627个村、8153公里通户道路硬化任务,年底前基本实现“户户通”。

钟铭透露,眼下还有一项工程也是老百姓比较关心的,G18高速烟威段拓宽改造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预计今年10月开工,工期一年。

烟台市民王彦彬先生在上海经营着一家贸易公司,前几天他回烟台看望父母,说起烟台公路的变化,他用了简单的几个词来形容:路面越来越宽、越来越安全、越来越舒适、越来越绿色。

直挂云帆济沧海大道通衢百业兴 烟台打造立体交通大格局

空港

打造“港产城”联动发展新高地

3月26日上午10点18分,烟台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开工。作为省、市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机场二期扩建工程项目主要包括新建17.2万平方米T2航站楼、33个近机位、1座机坪塔台及交通中心、地面停车场等设施,占地约1370亩,总投资约55亿元,计划2022年底前建成。按照2030年突破2300万人次的目标,烟台机场将加密与国内外主要城市、重要旅游目的地航线,建成后将打造沟通南北、面向日韩的重要客货运中转中心。经测算,2030年烟台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将达2300万人次;远期看,2050年将达4800万人次。

在烟台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开工现场,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指出,机场二期扩建工程的开工,为烟台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要以此为契机实现多重发展目标。一是要通过机场二期建设,加快进入全国重要干线机场新行列。二是要通过机场二期建设,加快打造港产城联动发展新高地。三是要通过机场二期建设,加快形成烟台西海岸人流物流集聚新优势。

烟台机场于1984年10月8日通航,2015年5月28日由莱山转场至潮水。借助烟台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机场航空业务量持续高速增长。2017年底起,年旅客吞吐量已超烟台机场规划设计旅客负荷吞吐量。2019年12月30日,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烟台机场成为省内第3家、内地第39家旅客吞吐量过千万的机场。

近年来,蓬莱国际机场提升联通能力,积极争取运力,扩充航线航班容量,借力自贸试验区和中韩产业园的政策叠加优势,加密日韩航线,拓展东南亚航线。目前运营航空公司37家,停场过夜飞机21架,开通航线170条,国内通航城市78个,国际地区通航城市16个。

烟台机场还积极推动市政府与东航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东航联合开发“海上丝绸之路-启航烟台”航空旅游品牌项目,打造机场、航空公司、旅行社“三位一体”的营销体系;深挖异地客源市场,与携程、同程等线上电商开展合作,利用其大数据优势推出空空中转、空地中转等精准营销模式,并成为省内首家获批民航局开展跨航司中转服务的机场,推出“六免、四优、双尊享”的旅客中转优惠服务;与顺丰快递和邮政航空合作开通樱桃货机,形成“果农-电商-快递-空运-客户”24小时鲜果快运的“互联网+”运输链,首创鲜果电商销售快运模式。2019年航班架次、旅客吞吐量和货运吞吐量三大指标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烟台市还进一步加快各县市通用航空机场建设,未来烟台将形成“1个干线机场、8个通用机场”的布局,建成具有相当体量的烟台航空城,实现“空港国际化、城市空港化、发展一体化”。

直挂云帆济沧海大道通衢百业兴 烟台打造立体交通大格局

港口

150多年历史老港崛起国际大物流

——3月24日16时20分,停靠在山东港口烟台港矿石公司三期码头66泊位的“裕月”号轮,顺利完成卸载作业并驶离码头。3月10日以来,烟台港矿石公司共接卸进口船舶20艘次,卸载量达253万吨。

——3月24日,山东港口烟台港41泊位,联合通用公司仅用不到23个小时,顺利完成“源辰17”轮5000吨玉米和“威德”轮4700吨玉米的卸船作业,自3月18日开始,东北多家散粮客户通过“大连至烟台”水运粮食通道,将1.8万吨东北玉米豆粕等粮食货物陆续运抵烟台港,卸货后进入烟台港粮食筒仓。

——3月18日9时30分,伴着雾炮不间断地洒水抑尘,首批3.3万吨华能烟台电厂“公转铁”煤炭在山东港口烟台港西港区化一线开始装车,标志着烟台电煤“公转铁”项目正式开启,华能烟台电厂电煤疏运将在烟台港通过“海铁联运”方式实现从卸船直达电厂的“门到门”服务,电煤公路运输扬尘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月13日,山东港口烟台港再次迎来30万吨铝土矿船“杰尔马”号轮,装载26.2万吨铝土矿的“杰尔马”号轮停靠在烟台港西港区502泊位,该船船长330米、宽55米。3月16日7:20分,该船顺利完成全部卸载任务。春节至今,烟台港共接卸几内亚铝土矿船21艘次,卸载量达287万吨,为推动中非铝土矿物流链稳定运转和国家铝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阅览完以上的“战绩”,“以港兴市”的深刻含义不言而喻。

市交通运输局港口科副科长杨甜丽向记者介绍,烟台港1861年开埠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是全国主要港口之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确定重点建设的15个港口之一及交通运输部公布的全国12个邮轮始发港之一,包括芝罘湾港区、西港区、龙口港区、莱州港区等10个港区,其中8个港区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生产性泊位245个,包含万吨级以上泊位106个,其中除通用、多用途泊位外,还包含矿石、原油、煤炭、集装箱、粮食、化肥、液体化工、客滚、火车轮渡、船舶修造、海洋重工、陆岛运输、旅游等专用码头,基本涵盖所有港口装卸货类,30万吨级矿石泊位(水工结构按照40万吨设计)、30万吨级原油泊位、20万吨级通用泊位、1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均已达到或接近国内同类码头最大靠泊等级,可为腹地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除此之外,烟台港正在积极推进LNG接收站码头建设,经过争取,交通运输部和国家能源局已将烟台港西港区、龙口港区4个泊位列入了环渤海地区液化天然气码头重点布局方案(占环渤海地区总数的1/4),为项目报批和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将实现我市港口LNG码头零的突破,对满足环渤海地区高峰期天然气保供、助力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烟台港西港区、龙口港区南山LNG接收站配套码头工程前期工作有序推进,龙口港、栾家口港区的LNG项目正在积极调整港口规划。

近年来,港口货物吞吐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9年全市实现吞吐量3.85亿吨,预测位居全国沿海港口第8位。目前,烟台港已成为全国进口铝矾土第一大港、全国第一大对非贸易港、全国最大的化肥装船港、沿海第三大商品车出口港。以西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西港区至淄博长输管道和油品仓储设施为依托,打造了西港区至山东西部腹地的油品全程物流链。以西港区40万吨矿石码头、通用码头为依托,打造的“几内亚矿山源头—烟台港西港区—魏桥厂区”铝矾土全程物流链,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典范。商品车物流从无到有,不断做大做强,先后为上汽通用、上汽大众等40个生产商、47个品牌、70余个车型提供装卸、仓储、分拨、零部件运输服务,商品车吞吐量年均增幅位居全国商品车出口港前列。

杨甜丽告诉记者,下步,烟台将推进LNG码头建设,保障国家用气需求,为LNG产业发展提供保障。推进长岛港区、蓬莱西港区陆岛码头及客运枢纽升级改造,为海岛旅游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加快推动老港区改造,着眼芝罘湾海上世界项目建设,配合做好港口改造升级,带动城市品味提升,打造海洋经济新优势。

推进港口物流体系建设。做大做强特色货种,完善客滚、集装箱、原油、铝矾土、金属矿石、煤炭、商品车、化肥、LNG“九大物流体系”,构建中国北方重要的能源、矿石、商品车、集装箱储运、中转、分拨基地及滚装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