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反映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根据血糖监测数据,可以评估降糖治疗效果,并制订合理的饮食、运动、用药等治疗方案。
血糖监测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是不是每天在家测几次血糖就算是血糖监测吗?
带着这些问题,糖护士根据最新公布的《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21版)》(以下简称:最新指南),分享血糖监测的一些原则及方法,供大家参考、学习。
常见的血糖监测方法
01毛细血管血糖监测
毛细血管血糖监测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常用的传统血糖监测方法,包括:自我血糖监测(SMBG)和在医院内进行的即时检测(POCT)。
自我血糖监测(SMBG)其实就是糖友在医院外使用血糖仪测血糖,是血糖监测的基本,每一位糖友都应该学会。
02糖化血红蛋白(HbA1c)
HbA1c 也是常见的血糖监测方法之一,是反映糖友2-3个月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
而且最新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推荐:可以将HbA1c ≥6.5%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
03糖化白蛋白(GA)
GA 测定可反映患者近2~3周内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评价患者短期血糖控制情况的良好指标。但在临床应用的时间相对较短,目前尚缺乏公认的正常值,可作为上述监测方法的有效补充。
04持续葡萄糖监测(CGM)
CGM 是指通过葡萄糖感应器连续监测皮下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的技术(如动态血糖仪等),可提供连续、全面、可靠的全天血糖信息,了解血糖波动的趋势和特点。
CGM 和GA一样,是传统血糖监测方法的一种有效补充。
以上4种血糖监测,又有哪些优缺点,以及糖友如何进行血糖监测呢?
毛细血管血糖监测
毛细血管血糖监测包括院外的自我血糖监测(SMBG)以及在医院内进行的 POCT两种模式。
毛细血糖血糖监测的优点及局限性:
1. 院外自我血糖监测(SMBG)频率
医院内的 POCT模式,糖友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血糖监测,这里就不详细介绍。重点是糖友在院外,如何进行自我血糖监测(SMBG)。
SMBG两大原则:
§.SMBG是糖尿病综合管理和教育的组成部分,所有糖友都需要学会SMBG。
§.应根据糖友的病情和治疗实际需求,制定个体化SMBG方案
SMBG监测频率:
血糖监测重要的时间点,包括三餐前(含空腹)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血糖及夜间血糖(一般为凌晨2:00-3:00)。
如何根据自身血糖控制情况,选择血糖监测时间点呢?见下表:
血糖监测时间点的适用范围表
如何根据自身治疗方案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血糖监测呢?见下表:
治疗方案不同血糖监测适用范围表
4.如何选择家用血糖仪
想要做好血糖管理,血糖监测必不可少,糖友应该如何选择家用血糖仪呢?
根据最新的《便携式血糖仪临床操作和质量管理指南》(WS/T 781—2021),对血糖仪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要求符合ISO15197(2013)标准:
§. 当血糖浓度<5.5 mmol/L 时,至少 95% 的检测结果差异在±0.83 mmol/L的范围内;
§. 当血糖浓度≥5.5 mmol/L时,至少 95%的检测结果差异在±15%的范围内;
也就是说,家用血糖仪需要符合ISO15197(2013)标准才能上市销售,只要在正规渠道,买正规品牌的血糖仪,都能够满足糖友日常血糖监测需求。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糖化血糖蛋白(HbA1c)的优点及局限性:
1.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监测频率
§.在治疗之初或血糖控制不达标的情况下,每3个月检测1次;
§.一旦达到治疗或控糖目标,可每6个月检查1次。
2.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控制目标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建议成年2型糖友综合控制目标如下图:
其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建议控制在<7%。
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目标并非越低越好,需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适合自己的控糖目标。
糖化白蛋白(GA)
糖化白蛋白的优点及局限性:
持续葡萄糖监测(CGM)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持续葡萄糖监测(CGM)较好的适用性和安全性,被越来越多的医、患所了解和使用。
持续葡萄糖监测(CGM)的优点及局限性:
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将葡萄糖达标时间百分比(TIR)纳入血糖控制目标(TIR控制目标为>70%)
使用CGM就不需要自我血糖监测吗?
在使用CGM期间,自我血糖监测依旧很重要,两者互为补充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
自我血糖监测除了可以为CGM进行校正外,如果患者自身症状与CGM 血糖值不匹配时,应以毛细血管血糖检测为依据。
最后:
最新指南特别指出血糖数据管理,随着移动医疗及相关应用程序的发展,糖友可以借助血糖管理软件(如糖护士APP)自动血糖记录、血糖趋势图、血糖大数据等功能,了解血糖控制趋势,以及药物、饮食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优化治疗方案。
糖护士APP截图
研究结果显示,借助移动医疗管理血糖数据,可以促进糖友的生活方式调整,优化降糖治疗方案,改善糖友的血糖控制,实现个体化糖尿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