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展示了肺癌患者使用靶向与细胞免疫治疗联合的案例,大家就会产生疑问:两种方法的联合,你怎么知道是靶向药起作用了,还是细胞免疫治疗起作用了呢?
今天再给大家展示一位同样的案例,肺癌靶向药与细胞免疫治疗联合使用或序贯使用能有效的延长靶向药的耐药时间,这位患者的案例以前也展示过。(点击链接即可查看:肺癌靶向药易耐药,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
其实不仅仅是肺癌,在其他病种的观察中,我们都能发现细胞免疫治疗的这个特色,感兴趣的读者也可以翻阅。(点击链接即可查看:【卵巢癌术后反复化疗,NKT治疗案例展示】清华NKT · 乐和亲友2018-19)
如果看不明白后续的专业描述,两分钟看完这段文字即可
2015年,B女士体检时发现左肺上肿物,未予重视。两年后,确诊为肺癌,并行左肺上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术后病理示:中分化腺癌。基因检测后提示EGFR 21外显子突变,为靶向治疗提供了可能。2018年1月10日至2018年6月口服厄洛替尼靶向治疗。
但厄洛替尼产生严重皮疹的副作用让她苦不堪言,尤其面部及手足的皮疹,不能见光,天天都要带上口罩和帽子,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但药又不敢停,对肿瘤的复发转移存在担忧,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能结束。
偶然间B女士看到我们曾经展示的肺癌案例中有靶向药与细胞免疫治疗序贯使用的案例,寻求于清华大学医学院张明徽教授。她特别希望在保证疗效的情况下,逐渐将靶向药暂停改为NKT细胞免疫治疗维持的方案。
我们在评估了她的材料后为她设计了如下方案:
1.先行靶向药治疗3~5个月,避免跨越至靶向药的中位耐药时间(8个月),这个阶段B女士已完成;
2.后续逐渐暂停靶向药,跟进NKT免疫细胞回输,1疗程/月;
3.后续假设发现病情有所进展,因为没到耐药期,依然可以重新使用厄洛替尼进行压制3~5个月,之后再次逐渐停药;
4.继续进行NKT维持的序贯方案。
B女士接受并于2018年5月开始进行NKT细胞治疗并于6月停用厄洛替尼。
有意思的是,这三年的治疗,病情果真如当初张教授的预测那样演绎。(见下图)
靶向药停用并改为NKT治疗后后,皮疹的问题逐渐消失,B女士恢复了工作和生活,生活质量相当不错。但在维持了18个月后,发现肿标逐渐升高,并怀疑骶骨处有阴影。正常情况,骨转移通常是多发的,但因为B女士持续进行了NKT免疫细胞的干预,仅有骶骨一处骨转移,并且不明显。
由于事前有预判,B女士虽然紧张,但并不慌乱,重新服用靶向药,并联合射波刀针对骶骨处进行治疗。放疗结束后继续配合NKT细胞免疫治疗维持稳定。复查后,左侧骶骨放射性增高灶较2020-1消退范围缩小。
截止2021年3月,患者通过30个疗程(34个月)的连续系统治疗,其他部位也未见明确转移征象,总体评价稳定(SD)。
影像方面
影像学复查提示:左侧骶骨放射性增高灶较2020-1消退,范围缩小;2020.3腹部、颈部CT及头颅磁共振检查未见明确转移征象。
肿标方面
2018.4至2019.4 CEA、CA19-9、CYFRA21-1、CA125均处于正常范围。CA72-4 2018.7、9略升高,2018.10复查恢复正常值;2019.10 CEA开始间断升高考虑肿瘤细胞活跃所致,2020.4后复查恢复正常水平,考虑NKT+靶向药物治疗及放疗联合有效,密切观察变化情况。
生活质量
在本次随访中,步女士自述食欲睡眠佳,面色红润,肤质变好。生活质量非常好,此次评分为89分,较之前(88分)有所提高。
结论
B女士2017年发现肺部腺癌并及时手术。距离发现肿瘤已经过去4年的时间。在30个疗程(34个月)的连续NKT细胞治疗及联合靶向和射波刀的综合对抗肿瘤治疗方案下,步女士目前骨转移灶高代谢征象消失范围缩小,其他部位未见复发转移,评价稳定。
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个体患者以临床就医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