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年来,高血压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虽然高血压不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致命影响,但它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也是各种疾病的“跳板”,例如一些心脑血管疾病、脑血栓形成和脑梗塞,都是由高血压引起的,因此高血压也可以被称为危害生命安全的“杀手”之一。
无论我们是健康人还是高血压患者,都必须有健康的作息和均衡的饮食习惯,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预防疾病的重中之重。
生病时吃药,在正确服药的基础上,在正确的时间服药也很重要,吃早了,还没等到发病时间,药效就已经消失得差不多了;吃晚了,身体已经觉得不舒服了,结果药还没有起效。因此,在适当的时间服药也是治疗疾病的关键之一,有些患者会选择在早上服用,因为经过一夜的睡眠,我们已经有近十个小时没有喝水了,我们的血液粘度会大大增加,血压也会升高,在许多人的观念中,早晨是一天的起点,早晨吃药可以使一天处于健康状态,这是真的吗?
降压药,早上服用还是晚上服用好?
我们大多数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是24小时内发挥长期作用的,因此包括抗高血压药物说明书中的要求,可以每天在同一时间服用,没有具体的时间规定,然而一些研究发现,夜间服用至少一种抗高血压药物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这是为什么呢?根据研究,健康人一天的血压有昼夜节律,晚上的血压比白天低15%左右,高血压患者没有这种节律,有些人晚上的血压甚至比白天高,考虑到需要恢复这样一个健康人群的节奏,国外的一项研究将接受抗高血压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在醒来后服用所有降压药,另一组在晚上睡觉前至少服用一种降压药。
经过5年多的平均随访,发现虽然两组的平均血压控制水平相似,但第二组,即夜间至少服用一种降压药,更多的人恢复了夜间血压低于白天的正常节律,第二组的心肌梗死、中风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显著降低。
医生提醒:5个关于降压药的误区,要搞清楚
误区1:长期服用降压药会给身体带来损害
在高血压的治疗中,最重要的是控制血压,防止血压波动过大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大家应该知道,任何药物都会有副作用,但是高血压对身体造成的伤害要比抗高血压药物造成的伤害大得多,而且大多数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都已通过临床试验,风险相对较小,因此只要规范用药,不会因副作用而造成很大危害。
误区2:降压药会影响性功能
单独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导致性功能障碍的现象相对少见,大部分原因是由于缺乏对原发性疾病的治疗而导致性功能下降,此时药物不能盲目停止,因为一旦血压波动停止,性功能问题就会加剧。
误区3:服用降压药多年要更换对心脏有益的降压药
一些患者认为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多年会损害心脏并担心心脏问题,因此他们怀疑是否需要服用对心脏有益的抗高血压药物,事实上当血压控制良好且无不良反应时,不建议更换药物,虽然对高血压患者来说保护心脏很重要,但他们并不依赖服药,相反,我们需要通过日常行为来预防心脏问题。
误区4:降压药在饭后服用最好
大多数人认为饭后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更好,但实际上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服用药物的时间也不同,一般来说长效降压药每天只需服用一次,大约在早上6点到7点,而中效降压药每天需要服用两次,大约在上午6点和下午5点,而短效降压药每天需要服用三次,即上午6点、中午12点和晚上8点。
误区5:想要得到良好的降压效果药物服用的剂量需加大
一次服用大剂量抗高血压药物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将血压降至正常水平,这是许多患者考虑的,也是许多患者经常操作的,然而他们不知道抗高血压药物应该从最小剂量开始服用,然后逐渐增加剂量,达到降压目的后,应及时服药巩固疗效,记住不要随意停止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