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健康 >

医护薪酬低,患者就医难

更新日期:2020-05-23 16:19

眼下,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民众都松了一口气。但在各级医院,疫情使得一些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在最危险时肩负“逆行”使命的医护人员,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严防感染、收入减少、医患矛盾等。

医护薪酬低,患者就医难

“口腔科是高风险科室,因此疫情暴发后,综合医院相关科室全部停诊,只有专科医院保留急诊。”北京某三甲医院口腔科医生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冒着感染风险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同行们固然可敬,但口腔科工作不可避免地要接触患者口腔,风险也不小。在北京防控等级尚未调低时,他主动和家人隔离生活。为了保护家人,“孤家寡人”是那时大多数医务工作者的生活状态。近期,疫情得到控制,各医院陆续开诊,感染控制做得非常严格。即便如此,他坦言:“每次上班还是会担忧。”

不仅临床医生,医院里负责感控、采购、宣传等方面的行政科室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北京某三甲专科医院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疫情暴发后,整个部门春节假期都没休几天,为保证防疫物资充足、使用得当,他们每天都加班。“工作量大,感控带来的压力更大,因为一个小小的疏漏就可能藏着极大的感染隐患。”然而,他们却未得到相应的待遇。“工资少得可怜,扣除五险一金后就不剩什么了。”他无奈地说。

疫情期间收入锐减,是绝大多数医务工作者的困扰,部分医院甚至只发基本工资。“我每月工资到手只有400多元。”北京某三甲综合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这几个月患者数量极少,医生工资又与之密切相关。有报道显示,江苏一家三甲医院虽然从3月中旬逐渐恢复运转,但医生的收入下降了至少一半,一些地方医院甚至通过裁员来缩减支出。

因疫情期间就医不便,一些患者产生焦急心理,形成了另一个矛盾焦点。北京市顺义区某医院值班医生告诉记者,由于感控措施严格,部分患者无法立即住院。曾有一位患多种慢性病的患者无法起身,想入院治疗,但根据规定医院不能收治,家属非常无助,一会儿哀求、一会儿质问、一会儿哭诉……“作为医生,我们也很无力。”他感叹道。北京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很多患者不理解繁琐的感控措施,不配合医院工作,甚至与工作人员发生口角。“他们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感控关系所有人的安全,谁都不能放松。”

“疫情期间严格要求感控,不仅是保护医生护士,更是对患者及其家人的保护。”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医疗健康管理研究中心专聘主任周生来表示,医疗工作没有可以放松的时候,医护人员的压力也从来不小。“只是疫情下,原有的矛盾被放大,让更多人关注到了。”周生来说,全球很多行业都形势严峻,收入减少、矛盾突出是整个社会的阵痛,只是抗疫期间,医护人员冒险冲在一线,更应引起关注。

医院艰难运营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医院的影响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周生来解释,一方面,为集中精力防控疫情,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等停诊,门诊、手术等数量急剧减少,收入大幅下滑;另一方面,医院用于疫情防控的支出大幅增加。

一项针对2月份我国医院运营情况的调查显示,九成医院存在资金压力,半数医院现金流支撑不足2个月,其中24.4%的医院现有资金只能支撑1个月;99.37%的医院门诊量下滑,所有医院的住院量和手术量都出现下滑,其中近六成医院住院量和手术量下滑超过50%;人力成本占比大幅攀升,成为大部分医院最主要的支出。

周生来认为,很多公立医院在日常运营中本来就会亏损,但因为现金流较大,可以覆盖日常支出,并不严重影响医院的运行。疫情下,众多医院就诊病人数量急剧减少,现金流出现断裂,老问题就浮出水面。“不仅是医院,全球不少行业都受到了极大影响。”

薪酬制度改革是绕不过去的坎

医务工作者薪酬水平与工作价值不匹配,跟现行的计算模式有关。周生来介绍,医生的薪酬包括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现行的计算方式中,基本工资约占30%,绩效工资占70%,而绩效的核算方式主要以门诊数量、手术数量、护理数量等“量”为准。特殊时期,这种绩效考核与分配方案“失灵”了——重大疫情下,众多坚持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所得薪酬并没有客观反映出岗位价值和贡献。

周生来呼吁,医院管理者应借鉴岗位价值分类分级评估理论,综合考虑医务工作者的岗位风险、技术难度、工作负荷和价值贡献等因素,探讨建立基于岗位价值和劳动强度相结合的绩效核算新模式,这样既符合医改政策和公立医院公益性定位要求,又能充分体现医务工作者岗位价值差异和劳动贡献差异。“他们的工作强度大、专业性强,又有无可取代性,因此应给予他们足够的基本工资作为保障,减少绩效占比。”周生来认为,健康的薪资配比,绩效最多占年薪的30%~40%,还可以参考借鉴一些国家的年薪制。

为后疫情阶段的医疗压力做准备

疫情得到控制,医院的就诊率会逐步回升。周生来提醒,后疫情阶段要谨防医疗资源挤兑,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

心脑血管疾病集中暴发。心脑血管疾病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疫情期间患者长期宅在家中,缺少运动,并且心理压力增大,严重的会影响睡眠质量,这些都会加重心脑血管疾病。这几个月里,很多患者无法就医,一旦医疗机构恢复正常运行,心脑血管科就诊量就会有暴发式增长,造成医疗资源挤兑。周生来呼吁,医院要提前做好准备,充分调动资源,做好统筹分配,以满足民众集中性的就医需求。

择期手术激增。因疫情推迟的择期手术,也会在医院恢复运行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激增,并且随着病情变化,部分手术的难度也增加了,这些都将挑战医院的住院收治效率、手术和感控能力等。患者希望尽快手术的迫切心理可想而知,但医院的手术间数量基本固定,如果资源不匹配,出现手术室、麻醉师不足的情况,就可能转化成医患矛盾,带来纠纷。另外,外科医生、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乃至消毒供应人员的工作时长会明显增加,手术安全问题也应成为非常关键的把控点。

无论疫情之前、当中,还是疫情之后,医务工作者的压力不曾小过。周生来呼吁,除了做好基础保障工作,医院、行业主管部门还要呵护好医务工作者的健康。对压力较大的医护人员,要及时进行主动、积极的健康管理,做好全面评估,从饮食、运动、心理、睡眠等方面采取干预措施,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