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健康 >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如何做好防控?

更新日期:2020-03-26 14:06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新冠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同时我国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并且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49亿人,占比17.9%。因此,山东省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撰写本文,对老年神经疾病患者新型冠状病毒进行防控指导。

来源:神经科学会

背景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截止2020年2月12日16:23,确诊病例已达44750例,死亡病例1115例。国家卫健委将该病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我国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并且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49亿人,占比17.9%。老年人的细胞、组织与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趋于衰退,神经系统形态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和心理功能发生改变,导致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有脑卒中、痴呆、帕金森病等。老年人也是新冠肺炎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且目前的危重症与死亡病例多是老年人,一方面和老年人基础病多、免疫功能退化,另一方面与老年人防疫意识相对薄弱、知识相对欠缺、防护措施不到位有关。山东省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撰写本文,对老年神经疾病患者新型冠状病毒进行防控指导。

总体原则

1. 新型冠状病毒知识

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会导致人类的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的感染。表现为普通感冒或严重的肺部感染,例如非典型肺炎和中东呼吸综合征都是由冠状病毒导致发病的。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是冠状病毒的一种,在人类历史上属于首次被发现和认识,引起肺炎,导致本次疫情出现,让我们措手不及。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现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简称“NCP”。

新冠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根据目前的证据,传染源主要是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打喷嚏、咳嗽等)和接触传播(用接触过病毒的手挖鼻孔、揉眼睛等),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人群普遍容易受到感染。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死亡风险更高。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甚至有的老年朋友发病初期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走路不稳等神经系统症状,既往又有基础的神经系统疾病,从而选择到神经科就诊,造成延误病情和病毒的传播。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

2. 个人防护

面对疫情,既往有神经系统疾病的老年人要做到科学防控,坚决做好个人防护,既要防止原有疾病加重、复发,又要预防感染新冠病毒。

(1)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去疫情高发区和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禁止到公共浴池、棋牌室、电影院等地;

(2)必须外出要正确佩戴口罩。

(3)从公共场所返回后,要及时正确洗手。

(4)坚持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注意补充营养,多吃蔬菜,多喝水,戒烟戒酒。

(5)居室勤开窗通风。利用室内空间,适度锻炼身体,保持身心愉快和规律的睡眠。

(6)注意心理防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蔓延是一个突发应急事件,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情况,有神经系统疾病的老年人的心理、生理及行为容易产生各种负面反应,如感到抑郁、焦虑、恐惧、紧张、烦躁等,甚至愤怒,抱怨家人、医护人员和社会等。有时伴有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淡漠、头痛、头晕、心慌、胸闷、出汗等现躯体化症状。还可能会出现原有偏瘫、震颤、认知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的主观加重。心理的应激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体内儿茶酚胺增加,导致血压升高、血管收缩,易诱发脑出血或脑梗死。克服心理恐慌应做到以下几点:减少对疫情信息的过度关注,通过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了解疫情和防控知识;用电话、短信、社交APP等途径多与亲友的交流;保持正常饮食与作息,营养均衡,多喝水;科学调适心理,学习放松技术。

3. 观察与就医

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老年人,疫情高峰期间原则上尽可能少去或不去医院,尽量避免住院治疗,可以选择网上诊疗等各种线上方式咨询神经科专业医生。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精神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心慌等),或者原有神经系统疾病加重、复发时,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院就诊。去医院途中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有无发热,主要症状,有无疫区旅行居住史,以及接触过什么人。神经急症、危重症患者,需拨打急救电话,乘急救车前往医院,应尽可能减少就诊时间。若病情危重,必须住院治疗,应严格遵守医院的患者管理制度。

脑卒中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老年人多发,又称“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因血管突然破裂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目前,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且有高致残率、高复发率,一旦救治不及时,还可能会给患者造成身体不可逆转的致残伤害,并给患者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

1. 脑卒中的快速识别

建议通过中风“120”三步法来快速识别脑卒中。如果通过这三步观察怀疑患者中风,可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根据当地疫情情况和政策将病人尽快送往医院救治。

2. 就诊指导

(1)无紧急就诊需求的患者,如脑卒中恢复期、腔隙性脑梗死、脑小血管病需长期内科治疗和未破裂动脉瘤、颅内外动脉狭窄等需择期手术的患者暂缓去医院就诊。

(2)临床已经发现多例脑出血病人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这部分病人平时有高血压等危险因素,新冠病毒感染后,一方面凝血功能障碍,容易造成颅内出血,另一方面病毒在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可能与血管和降压药产生交互作用,导致血压升高所致。

(3)必须紧急就诊的患者,应正确佩戴口罩,进入医院和就诊前遵守医院的标准筛查程序。测体温筛查,详细叙述接触史、疫区史,主要的症状。伴有发热的卒中患者,应先到发热门诊进行筛查。

3. 住院指导

对于必须住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急症老年患者,相关建议如下:

(1)通知入院时再确定接触史、疫区史,主要的症状体征,是否需要走绿色通道,一旦发现体温升高,应及时报告首诊医师,按发热病人进一步处理。

(2)入院后应按医嘱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特别是对于时间窗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需行静脉溶栓等特殊治疗。

(3)能自理的老年卒中患者不设陪护,如果因病情危重需要陪护,可留 1 名家属陪护,相对固定不随意调换。

(4)患者在院期间,不建议家属来院探视,鼓励通过语音、视频等方式在线交流。

(5)住院患者和家属应正确选择、佩戴口罩,正确实施咳嗽礼仪和手卫生。

4. 康复指导

在急性期要配合医生进行对卒中的各项规范治疗,预防再发脑卒中和并发症。当病情平稳,头痛、偏瘫、言语不清等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小时后,可根据医生建议考虑开始康复治疗。如果患者病情稳定,尽早回归家庭进行康复训练,争取主管医师的帮助,可进行电话或视频指导。

5. 居家指导

对于发现出现痴呆与认知障碍征兆的老年人,应该早期及时就诊,通过神经内科专业医师评定,明确是否为早期痴呆或认知障碍。但是目前疫情形势严峻,加之老年期痴呆往往病情进展相对缓慢,为避免感染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建议首先通过线上咨询方式,进行初步评估,给予专业建议。

对于首次出现的快速进展性痴呆的病例,或既往确诊为痴呆与认知障碍的患者,病情明显波动伴精神症状或出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应按照本文前述的就医指导,协助患者就医过程中的防护,就医过程中需严密防护,预防感染新冠病毒。

痴呆与认知障碍

认知包括记忆、语言、视觉空间、执行、计算和理解判断。认知障碍是指上述一种或多种认知功能的损害。认知障碍明显时表现为痴呆。痴呆患者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记忆下降,还有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明显减退,不能完成熟悉的工作、语言表达出现障碍、搞不清时间和地点、判断力受损、理解力下降和性格改变等。目前全球约有5亿人患有痴呆,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15.2亿,将是现在的三倍之多。

1. 就诊指导

对于发现出现痴呆与认知障碍征兆的老年人,应该早期及时就诊,通过神经内科专业医师评定,明确是否为早期痴呆或认知障碍。但是目前疫情形势严峻,加之老年期痴呆往往病情进展相对缓慢,为避免感染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建议首先通过线上咨询方式,进行初步评估,给予专业建议。

对于首次出现的快速进展性痴呆的病例,或既往确诊为痴呆与认知障碍的患者,病情明显波动伴精神症状或出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应按照本文前述的就医指导,协助患者就医过程中的防护,就医过程中需严密防护,预防感染新冠病毒。

2. 住院指导

痴呆与认知障碍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的过程,一般不需要长期住院治疗。但对于个别精神症状突出者,例如有攻击行为、哭笑无常、明显情绪亢奋或情绪低落、拒食者,经医师评定必须住院治疗或需要进一步特殊检查的患者,应参照本文前述的脑卒中急症患者住院期间注意事项严格执行,避免出现在住院期间出现新冠病毒或其他类型交叉感染。

3. 康复指导

对于经过治疗后病情平稳的痴呆或认知障碍的患者,应当根据专科医师制定的诊疗方案,进行认知功能康复、运动功能康复、精神症状康复、活动和参与康复等综合康复。并通过网络诊室等方式,及时与医师沟通患者康复情况,寻求专业指导。

4. 居家指导

大多数老年痴呆患者与家人生活在家中,中晚期患者由于很多功能都明显衰退,生活要完全依赖他人照顾。因此,如何做好护理,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家属和照顾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首先患者家属要对痴呆的症状和各种护理方法有一定了解,需要不断学习相关科普知识,提高照护的质量。其次痴呆患者的居住环境尽量保持整洁和光线充足,降低患者跌倒风险。当前阶段,对于痴呆患者和认知障碍的患者,家属应该加强看护力度,减少外出和室外活动,以减少感染机会。必须外出时应有人陪同,以防迷路、丢失或发生意外。对于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应做好新冠疫情的基础科普和心理疏导,让患者知晓居家及避免外出的原因,避免出现情绪烦躁或其他激烈情绪。对于意外出走的患者,应该及时上报社区居委会及公安部门,及时寻找患者。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每十万人有约一千七百个患者,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虽不致命,但是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该病临床表现包括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的运动症状,及嗅觉减退、睡眠行为异常、便秘和抑郁等非运动症状。

1. 就诊指导

既往确诊为帕金森病的患者,可按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规律服药,暂不到医院就诊,疫情高峰过后再就诊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当怀疑有帕金森早期表现时,可通过各大综合医院和网络平台在线咨询,有条件时可制作视频资料上传,进行初步的评估,以便得到专业指导。

对于急需面诊的初发患者,病情波动急需药物调整的患者,或因并发症需紧急处理的患者,应按照本文前述的就医指导,严密协助患者就医过程中的防护,预防感染新冠病毒感染。

2. 住院指导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病,起病比较隐匿,患病初期症状相对比较轻,大部分的帕金森病患者都不需要住院,主要在门诊进行药物的调整就可以。对于合并感染等并发症的患者,必须住院治疗或完善检查的患者,应严格执行住院期间注意事项,避免出现在住院期间出现新冠病毒或其他类型交叉感染。疫情高峰期,不建议考虑DBS等手术治疗,待形势好转后择期评估、住院和手术。

3. 居家指导

对于已经确诊帕金森病的患者,在规范治疗的同时,良好的居家护理十分重要。与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衣食住行相似,帕金森病患者日常的穿戴衣服、鞋子要舒适和方便。早、中餐宜低蛋白饮食,晚餐可适当增加肉蛋等蛋白质,多吃新鲜瓜果蔬菜。居家环境尽量安全、舒适,特别是卫生间应具备防滑地板和安全扶手便于抓扶。适当运动预防一些并发症,利于改善帕金森病运动症状。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对于患帕金森病的老年患者,尽可能的减少外出,如必须外出,需严格做好防护,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同时,应该重视患者心理疏导,避免面对疫情,出现抑郁或其他精神行为异常。帕金森病本身不是致命性疾病,但如果患者治疗不规范,很容易导致病情恶化,出现各种并发症,比如肺部、泌尿系感染,跌倒、骨折等,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