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明清之际小冰期的肆虐

2019-08-24 09:43栏目:国内
TAG:

生态环境在明清帝国时期不断恶化,至17世纪小冰期的降临,可谓雪上加霜。气候周期性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生态环境。气候一旦出现异常,势必会波及全球的生态环境,任何地区都不免受到影响,只是程度上的不同而已。中国有句俗话说:靠天吃饭。事实上,人类自远古以来,为了生存,莫不要看老天爷的脸色。地球上的生命在七十余万年之中经历多次冰川时期,冰期(theIceAge)之后又历经暖化。凡气候突变都会造成严重的干旱、暴雨、酷冷,然后导致饥荒、疾病等灾难。现代历史学家与气象学家明白告示:气温、气压与雨量曾经不断在变化,一旦有显著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树木、河流、冰川、海拔,以及稻米、玉米、橄榄、葡萄,以及人畜之生长。气候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如果影响略微持久,更会危及人文景观,诸如生存条件、经济活动,甚至造成社会动乱与政治结构的崩溃。气候史名家蓝布(H.H.Lamb)指出,自16世纪中叶以来,气候开始有显著的变迁,此后百余年间,渐趋寒冷,为15,000年前大冰期(theGreatIceAge)结束后所仅见,故称之为“小冰期”(theLittleIceAge),泛指1550到1850年之间。

其实,蓝布所谓小冰期之出现,并非一日之寒,早在13世纪,北极的冰块已经向南移动,北大西洋与北海的风暴遽增,湿冷天气流向欧洲大陆,千万人死于饥荒。早在15世纪之初,全球气候已极不稳定,至16世纪末达到小冰期之高峰,水温下降迫使鱼群远离海岸,捕鱼为业的北欧人势必远洋捕鱼,英国人因而制作了经得起风浪的渔船,号称“英国匕首”(Englishdagger)。鳕鱼贸易导致跨越大西洋的渔船群,并有助于最初到北美洲殖民者的生计。从16世纪晚期到17世纪,全球严寒,印度与欧洲都碰到有史以来罕见的大饥荒,以及人吃人的现象。凡是居住在地球之上、天壤之间者,都难逃由气候的变化所造成的自然界灾害。各地政府莫不忙于救灾,阿尔卑斯(theAlps)山区由于冰川下滑,埋葬了整个小区与农田。公元1588年8月的大风,摧毁西班牙舰队舰只之多,远超过当年英国海军的猛烈炮火摧毁的数量。竺可桢的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周期论,所论明清一段,正略合西方学者所说的小冰期。于希贤从云南仓山峰顶积雪以及各个时期的物候状况,得出结论,认为17世纪冰期要比竺氏所见早半个世纪,温差也比竺氏所说来得更大。若按徐霞客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亲身体验到的大雪与奇寒,也较竺氏所估算的严寒要早半个世纪,温差也多出摄氏1至2度,如黄山气温比今日约低4度,积雪也比当今多70天。然则明人所言与西方学者所论16世纪下半叶开始酷冷,更相吻合。

总之,明清帝国属于气候的干冷期,而小冰期早在万历时已经开始了。朱明开国于14世纪,已在寒冷的周期之中,且益趋干旱,除了在嘉靖与万历年间出现一段夏凉冬暖的异常景象外,愈来愈冷,一直进入涵盖全球的小冰期。明代异常寒冷的记载,如太祖吴二年(1365)二月四季如春的昆明“大雪,雪深七尺”,洪武十七年(1384)广西梧州“漫天大雪,不殊北方”。景帝景泰元年(1450)正月,浙江嘉兴“大雪两旬,深丈许”;四年(1453)春,江西饶州“积雪四十日,白封山谷”;到五年(1454)的冬天,不仅江北的“扬州大雪,冰积三尺”,位于江南的“苏松等府亦多积雪,小民冻饿死者甚众”;不仅太湖与“淮河冰封”,甚且“东海海水亦冻二月”。这一年似乎特别寒冷,浙江的杭州、嘉兴、金华等地,“雪深六七尺,覆压民居,鸟雀俱死”。孝宗弘治六年(1493)汉水与苏北海面曾经结冰;十二年(1499)湖南的祁阳江水与浙东的余姚江水一起冻合,十五年(1502)又复如此。武宗正德元年(1506)之冬,位于广东海南岛西南角的万州原属热带,亦降雨雪;正德四年(1509)十月广东“潮州陨雪,厚尺许”,为百年不遇的大雪;正德七年(1512)十一月桂林大寒,“漓江冰合”。

翌年,太湖与洞庭湖都冰封坚实,人骑均可在湖上行走。据《明史》记载,正德十年位于北京以南的文安县在七月间“水忽僵立,是日大寒,结为冰柱”。晚明气温继续趋向酷寒,居住在湖北沙市的袁小修注意到在万历年间,桃、桂、梅等植物开花的日期晚了一至二星期,温度相差约摄氏1.5—2.0度。在普遍寒冷的气候里,即使暖和的云南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也遭遇到大雨雪,苍山“半山以上尽皆积雪,琼楼玉宇,其状万态”。类此现象甚是普遍,浙江天台山山顶于中秋就已积雪,四川的峨眉山于盛夏雪山已露。即使亚热带的广东,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连续天阴,寒甚,白昼雪下如珠,后又复下如鹅毛,持续六日至八日乃止”。熹宗天启三年(1623)的夏季,连冬天都很少下雪的四川居然“天降大雪,积尺许,树枝禾茎尽折”。崇祯四年与五年(1631—1632)陕西与山西先后持续大雪,积雪丈余;崇祯十三年(1640)的江西大雪,冻折树木。华北在东汉以前盛产竹类,北宋以后渐少,到明代已难种植;至明季,京师公侯富豪之家的庭园,以竹最为珍贵,因其难得,而又在严寒的气候下易于枯槁之故。